“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时,特意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调研,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用辩证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外文化。
涵养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动力,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要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文化就是软实力。首先要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文化等重要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真深入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保持应有的敬意和自豪,做一名有信仰的炎黄子孙。
增强自觉,共当历史守护者。自觉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等各类文化遗产,随着社会发展,更多的新农村改造,许多的历史建筑、街区等被破坏,一些古道、古民居、古桥等都被遗忘,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辉煌,也珍藏着着一个年代人的回忆。一旦受到破坏就难以进行恢复。保护历史古迹,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延续历史,也是为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现代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要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合理的利用,保持原汁原味,让要“老物件”也能焕发新光彩,这也将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融合创新,争做文化传承人。传承文化并不意外着封闭僵化,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赋予其新的意义。做足文化融合文章,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影视剧、综艺节目、文创产品、特色场馆等多元化载体,不断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富有特色的文旅业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 孔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