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型管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照之前的方案,可以看到在这持续三年的战“疫”中,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并且善于随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做实时动态的调整,充分展现了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的重要性。
强化常态化思维,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企业在逐步恢复复工复产,然后各个城市之间的流通也在放开,经济在逐步复苏。例如杭州这边的核酸常态化检测也由之前的“两日一检”到“三日一检”到如今的“七日一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不断加大,导致我国疫情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危机中求生存,化危为机,通过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等切实有效措施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
强化底线思维,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强化责任落实精细管理,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部署。在疫情防控中,继续紧盯进口冷链食品、重点场所、应急能力等防控风险点,切实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实处、把漏洞彻底堵死,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压实责任严格制度,强化源头管理深化终端管理、完善数字管理加强依法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和问题整改,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产生活安全。
强化系统思维,运用法治手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转型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和相互关联上进行系统思考,把握两者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复工复产、“六稳”“六保”法治保障,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 “六保”任务的关键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只有市场主体稳定才能保证经济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稳住了企业就稳住了就业、 “税收、成本、资金”是做好企业帮扶工作的核心、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才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浙江杭州西湖区艺创小镇 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