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是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基层党委、政府要把整治农村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不断提升乡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强力推进“治风”工作,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开新局凝聚能量。
加强引导,强化党风政风引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积极引领,带头在办理婚庆事宜时,仪式从简,不大操大办,不违规收受礼金;带头孝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从简;带头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反对恶俗陋习,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同时,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积极建设民间组织。
加强宣传,营造移风易俗氛围。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和谐社会新风尚,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LED屏幕等广泛开展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等方面的宣传,同时结合疫情防控、返贫排查等工作,积极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不参与各类封建迷信活动,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行为,倡导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时应尚俭戒奢,杜绝比阔炫富、铺张浪费。
强化整治,发挥“一约四会”自治作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的内容强化执行,切实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失信失德、黄赌毒等陈规陋习方面开展整治,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使移风易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成为村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上门宣传,通过规范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用文明乡风铸魂乡村振兴。(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罗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