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提到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乡村发展质量的前提,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保留住乡村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给村民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
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一个长期性工作,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这就需要广大村、社区干部、驻村队伍要转变思想,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事不避难,摒弃一些老旧观念,不等不靠不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的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村组道路硬化绿化、村容村貌提升等较为薄弱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户厕改造,加强公厕建设,将污水管道处理提上日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完成卫生费的收缴,督促完成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卫生大扫除,垃圾清理,特别是畜禽粪污处理干净整洁有序。
坚持以结果为导向。要以人民满意来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评判依据,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工作中要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建设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工作,不能将其与其它中心工作独立开来,要干在平时,做在经常。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行百里者半九十,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昭通市昭阳区凤凰街道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