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美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实践。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全域开展绿美建设,力求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一些地方绿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绿美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多规合一”村庄整体规划,彰显地方特色。谨防人为造景,避免乡村“千篇一律”“百村一面”,才能实现乡村时时美、处处美。
绿色惠民,立足节俭务实。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意见建议,统筹考虑建设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立足惠民利民、务实节俭、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西南农村地区“山大石头多”的特点,把地里的石头搬出来做景观,种植本土绿植花卉,结合一些群众自愿捐出的旧农具、旧单车等老物件点缀其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绿美建设成果惠及人民。
多规合一,优化村庄规划。在推进绿美村庄的建设过程中,应当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本着因地制宜,依势而建的原则,要结合各村特色,要把整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生态条件进行整体整合,实行多规合一,并在符合国家政策、尊重农民意愿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围绕“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在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和乡镇街道、主次干道、活动广场等乡村公共空间,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广植乡土树种,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千方百计增加绿地绿量,实现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和休闲功能有机统一,绿化、美化、文化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绿美建设没有特定模板,不必贪大求全,不能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照搬城市模式,谨防人为造景,要结合当地实际,瞄准美丽宜居的目标,结合本地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时代要求,差异化推进绿美建设。秉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理念,让村庄保持原有符号,防止“千篇一律”“百村一面”。(云南省西畴县鸡街乡人民政府 陆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