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党员干部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专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亮点和重点。
精心策划,强化制度保障。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相关培训,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工委要办好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万名党员进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3个培训班;支部结合“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组织集中学习和交流讨论;个人做好自学读书笔记、参加“学习强国”及党员先锋app在线学习和测试。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备课程。把干部执行生态文明制度情况纳入干部考察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考察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把生态考核变成硬指标,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用活阵地,注重创新方式。依托当地各类示范点、红色展馆、教学基地,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结构合理、成效明显的生态文明专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立足教学点实际,设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等专题,采取“理论教学+现场观摩+交流讨论”方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深入解读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可拓展情景模拟式教学,完善现场体验式教学,创新案例式教学,深化实践式教学,着力培育打造精品课程,满足多样化培训需求。可探索打造世界生态文明交流合作的国际培训平台,促成与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环保先进国家的合作,精心组织专题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积极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和中国贡献。
邀请名师,丰富教学方式。用好师资力量,将领导干部、党校老师、党务骨干、相关部门业务精英、先进典型列入师资库,领导干部负责“第一议题”,党校老师负责思想理论、党务骨干负责业务实操设计和讲解、相关部门业务精英负责中心工作任务解析、先进典型负责讲自己的故事激励鼓劲。在教学中设置理论导入、现场讲授、交流研讨、情景再现环节,突出“听”和“看”,由教学点讲师带领参训人员现场观摩、讲清讲透教学点理念、发展思路、背后故事等内容。同时,邀请熟悉基层实践情况的村党支部书记、基层一线工作者、“土专家”“田秀才”等共同参与现场教学,通过多主体多视角的解构与分析,共同思考共同讨论,为学员提供多元的角度和创新的思路。
突出实效,注重成果转化。注重“思”与“议”,做到训中互相交流。设置生态文明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详解、针对绿美乡村建设领域薄弱环节准备实操课,参训对象需要什么就讲什么,让全体参训学员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在党支部书记培训中策划设计实操课,抽取学员模拟开展党员大会,临时增加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不参加党员大会,支委不服从分工安排等突发情况,指导支部书记正确处理。做到训后“家庭作业”。在每一期培训结束时,为学员布置如何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关系,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等课后任务。以环境违法反面案例和整改典型正面案例为切入点,形象地阐述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的改制以及改制后的责任落实情况,阐明改制后精准施策的重要成效。(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