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保护生态为乡村振兴印上“绿名片”

2021-08-26 15:24:18 | 来源: 中廉在线

从北京延庆、乌江、武夷山、桂林、南阳、青海湖畔、西藏一路,到近日的河北塞罕坝,习近平总书记8次地方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一、保护环境、珍爱家园。人类是长于自然之中,自然给我们了提供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明白人类与自然是“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拥有舒适的生存环境,而破坏自然、失去的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乡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绿色植被覆盖率,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就是保留住人们记忆中美好乡村的模样,加强人居环境的整治,转变农户经济发展思路,最大程度保护环境、珍爱家园,让这份美好的生态环境、代代相传,成为乡村振兴的“永动机”。

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当前,我们应该积极的推进垃圾分类行动,一方面分类投放垃圾减少了环境污染,一方面也使可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家园,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坚持。

三、绿色福利、绿色幸福。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温度、让百姓家门口就能尽享绿色福利,必须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能够“推窗可见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在保护和传承中、创新与发展中让更多绿色产品焕发生机和活力,持续释放源源的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到真经、获得机遇、展现风采,让人人都参与、人人能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名片”,凝聚力量,携手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都能引以为傲的“传家宝”。(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人民政府 饶海燕)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