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节水 治水 调水

2021-05-26 16:14:17 | 来源: 中廉在线

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生存需求,还是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根本支持。我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水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战略地位不可撼动,唯有保证淡水量,保护水资源,调整水分布,才能保障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节水、治水、调水多角度全方位妥善解决水资源数量问题、质量问题、分布问题。

节约用水,保证淡水总量。水资源的主要消耗来自于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等,针对不同的用途,应当更具针对性地进行节流工作。例如居民生活用水,应当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为主,倡导居民节约用水;再如工业用水,则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刚性的制度约束,有效规范工业合理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当下,水资源的大量开源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而我们力所能及的节流应当成为保证淡水总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措施。

系统治理,改善水体质量。水资源的保护既需要保证淡水总量,也需要改善水体质量,水资源数量与水资源质量的共同提升,方能提供用量充足、多种用途的水资源。作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是水资源系统治理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对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加强系统治理,就要从水源涵养和污染防治双管齐下,科学治理改善水体质量。

南水北调,优化空间分布。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南方水资源充沛,在空间上形成极度不平衡的分布。因此,南水北调工程成为解决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要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实施,一要坚持全局意识,集中力量干事,从全局视角调动各区域资源配置,集中全局力量共同调整资源;二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统筹,探索符合自然生态和科学规律的调水思路,合理规划适合水源情况和用水需求的调水方案;三要结合节水、治水,保证调水成效,从源头到调水的全过程都要注重节约用水,方能保证充足的水资源,同时要防止调水过程水资源受到污染。

作为战略资源,水资源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不论是淡水总量、水体质量,还是空间分布,都需要统筹兼顾。因此,要节约用水、保证淡水总量,要系统治理、改善水体质量,南水北调、优化空间分布,从节水、治水、调水三管齐下,多角度全方位解决水资源问题。(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美星村主任助理 郭婧莼)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