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黄坑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产业”,让黄坑更宜业。一是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以保护和发展毛竹资源为基础,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建立了筷乐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星星竹业等龙头品牌企业,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竹林生态养殖业,以及竹林休闲观光、生产体验等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竹林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推动企业开发外向度高的产品,扩大竹木加工产品出口规模。二是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在茶园管理模式上,鼓励支持茶企、茶农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在茶园附近建设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配套设施,延伸茶业链条,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茶叶深精加工相结合,致力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园观光、休闲、品茗、购茶为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持续发挥春园盛茶业、馥峰茶业和三宝山茶业等茶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庙子山生态茶厂、怡醇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长见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放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2.28万亩,补贴资金180.34万元,在塘头村、三峡民族村、桂林村推广种植优质稻1810亩;建立绿色水稻种植及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面积达到200亩。协助立春、云曦月、嘉禾、东方红等4家家庭农场成功申报2020年省级示范农场。
“生态+文化”,让黄坑更宜游。一方面打造朱子研学游。投资3800万元建设了朱子林景点,由朱子墓、朱文公纪念馆、朱子公园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00多亩。每逢清明,世界各地的朱子后裔汇集于此,纪念先祖,场面盛大,每年到此拜谒朱子的游客近30多万人次。依托黄坑独特的朱熹龙归地的优势,积极谋划朱子文化研学项目,以研学为大主题,打造相应配套的文化服务、教育研学营地、会议会务等基础设施,促进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另一方面打造乡村休闲游。长见、桂林村以十里长涧文化长廊为核心,苦竹坪村、塘头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坳头、大坡村借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经济带建设契机,大力发展田园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加大民宿、农家乐扶持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改造力度,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餐饮、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生态+服务”,让黄坑更宜居。一方面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长20公里由下坪至集镇的“白加黑”工程、总长8.55公里的九峰至鹅峰道路拼宽项目、苦竹坪村的820县道隐患路段改造工程;新建了麻阳溪治理(黄坑段)二期项目、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了三峡、塘头、九峰、桂林等4个村党群活动综合大楼建设。在集镇、各村重要交通路口、路段共布置61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全面开展雪亮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已完成水质检测,启动前期摸底和测量,集镇已启动施工。顺利保障武夷新区雷公口引调水工程通水。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康养生活。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长见、桂林生态旅游的示范带动作用,规划覆盖全镇景区景点的自行车旅游线路。春园盛茶旅民宿、台石仙境农庄、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坑)生态康养游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最美福建·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决赛评选,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坑)生态康养游旅游线路获得三等奖;九龙山庄、米砻湾旅游休闲山庄、台石仙境农庄、山水家园农家乐、大竹岚休闲山庄、黄坑云雾山庄等6家民宿申报了民宿审评。串珠成链,从“点上发力”到“全面开花”,构建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运动康养、农耕体验、森林游憩等“服务+”新业态,推动形成差异化发展、资源优势叠加、相互辐射影响的全域全业全民旅游发展格局。(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人民政府 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