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长久以来,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是富岭镇浮流村的党群工作者,浮流村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变化非常大。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农村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为浮流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
一、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兴旺是重点。浮流村致力于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统筹乡村发展布局,确保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了适应市场趋势发展,产业不能再包产到户、单打独干,浮流村在保证生态优势最大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和市场化方式,使农村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式。让村民不再受制于土地的束缚,可以自由选择发家致富之路以及生活环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生产生活之路。
二、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近些年来,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意识逐渐增强。但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处理不到位。因此浮流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制约农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环境。
三、加快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愁维系的纽带,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乡风文明能帮助群众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文化素养,激发民众参与村务的热情,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但是乡风文明建设要把握好切合实际的原则。要避免简单照搬。浮流村制定适合本村村情的乡规民约、家训家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滋润群众干涸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精神文化层次更上一层楼。但乡风文明也有时效限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要求,浮流村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进而参与到村务中来,主动担当。
在富岭镇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下,浮流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明显提升,道路两旁的路面干干净净,街巷两侧可视范围内无各类积存垃圾、杂草。垃圾桶整洁美观、摆放有序,红白砖瓦所造的两层小楼,屋前种植的绿树,二者交相映显得非常协调。进入楼内细观看可以看到几乎每年都配有全套的家用电器设备。漫步村中看见三两人坐在村口聊天,孩子们在尽情嬉戏。2016年浮流村还是一个县级贫困村,但是这些年在富岭镇政府和村两委会的努力下,大力发展产业,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约为1.5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乡村面积广、人口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事关乡村振兴的成败只有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按照既定部署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以及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宜居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目标才能同步实现。(富岭镇浮流村党群工作者 吴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