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以“绣花功夫”破解急难愁盼民生题​

2025-08-18 16:40:00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刘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的“急难愁盼”,看似是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却关乎着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是检验治理能力的“试金石”。破解这些难题,不能靠“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施策,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以精准、细致、持久的态度,一针一线缝补民生短板,让每一项政策都落到实处、暖到人心。​

“绣花功夫”的核心在于精准。民生问题千差万别,不同群体有不同诉求,同一问题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摸实情”,用“蹲点调研”代替“纸上谈兵”,用“大数据分析”结合“面对面倾听”,把群众的诉求清单变成 “任务清单”,再细化为“责任清单”。唯有找准“痛点”“堵点”,才能避免“一刀切”的弊端,让政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像绣花一样,每一针都落在最需要的地方。​

“绣花功夫”的关键在于细致。民生工作往往繁琐复杂,越是细微之处,越能体现治理的温度。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枝末节”,恰恰是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地方。下“绣花功夫”,就要摒弃“差不多”的心态,从群众的“表情包”里看问题,从“吐槽声”中找不足。于细微处下功夫,才能让群众感受到“被重视”,让民生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绣花功夫”的底色在于持久。民生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如果只追求“短期见效”,缺乏长效机制,很多问题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下“绣花功夫”,就要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既要解决“当下改”的问题,更要形成“长久立”的制度。通过定期回访、动态评估、群众评议等方式,不断优化政策措施,让民生改善的成效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民生工作就像绣花,既要心中有“蓝图”,又要手中有“巧劲”。以“绣花功夫”破解“急难愁盼”,体现的是一种治理智慧,更是一份为民情怀。当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对接需求,每一个细节都兼顾温度,每一份努力都持之以恒,群众的“急难愁盼”必将逐步化解,幸福的“民生画卷”也必将在一针一线的精心勾勒中徐徐展开。(解玉婷)​

责任编辑:唐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