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人才引进:筑巢引凤栖 沃土育新苗

2023-09-15 14:52:55 | 来源: 余姚市人民政府朗霞街道办事处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才始终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要一环。“人才何其鲜,求一於百千”、“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道出古时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重视与期盼。时至今日,“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党的二十大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可见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各地对各类人才的引育与留用也愈发重视。人才引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然而高学历、高层次、高效能的人才数量毕竟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然成为常态。在人才引进越发火热的当下,各地区也应当深度剖析相关政策利害,以求人才引进的效能最大化。

因地制宜,下好人才引进“先手棋”。各地应根据具体发展情况与岗位需求适当、适时引才,让引才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与适配性。尤其是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城市发展缺乏竞争力,吸引力较低,一味追求“高大上”人才,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却依然容易在“狼多肉少”的竞争局势中占下风。因此,需因地制宜合理引才,科学规划人才布局,避免人才“水土不服”,为构筑兼容并蓄的人才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厚植土壤,打好人才引进“组合拳”。“知人善任”方能“人尽其才”,人才的重点培育与长期发展亟需打破唯学历、比资历、比年龄的囹圄,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练兵相结合,开展专业赋能培训,激发人才活力与创造力,鼓励人才淬炼蓄能,实现鸿鹄之志。与此同时,各地也应重视避免“重外轻里”的情况出现,深谙“英雄不问出处”之意,外来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一碗水端平”,实现人才生态交融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筑巢引凤,构建人才引进“新高地”。引才、育才后如何留才,是各地区人才引进规划中的重要课题。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才对所属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化“被动”为“主动”。“敬才方能聚才”,必要的物质帮扶、清朗的工作氛围、专业的培训体系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均能成为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融合交互发展,乃至建立良好人才生态环境这一长久命题的重要助力。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引育留用并非一时之兴,而是需要立足实际,久久为功。各地应牢牢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爱才、重才、用才的环境,激发人才做实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陈果)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