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黑龙江省汤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亮已经将报表、数据审核了一遍又一遍,围绕着最新的数据,不断调整着对医护人员防疫防控的培训内容,这是他战在一线的第33天。
早上8点,汤原县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办主任张艺媛在办公桌前,拿出记录着每一项工作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的纸张上,找出空白处,记下电话里面刚刚交代工作事项。这是她战在一线的第32天。
他们是在防控一线并肩作战的夫妻,原本两个领域的人,有了重叠、交叉,床头的谈话成了两个“部门”的“联防”会议,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一方的平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亮与工作人员检查营业场所防疫情况
凌晨2点仍亮着的灯
“对,现在重中之重是做好防控,我还是有点不放心,一会儿去你们那儿再看一下。”林亮的电话,响了又响,工作纷至沓来。从1月20日至今,早出晚归,是他的工作状态,每天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防控知识培训、指导公共场所消毒、防疫物资筹集等工作,他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
这些天,办公室里来得最早的是他,接听电话最多的是他。有时,等待一个检验结果,需要等到凌晨2点,每每这时,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对于一个有着30年党龄的党员来说,这盏灯是使命和担当的见证。
林亮对记者说:“从年前到现在,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可是,每天的忙碌都很有价值。防控疫情,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搏击,为佑护生命而战,作为一名党员,所有的付出都是义不容辞。”
在林亮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成摞的文件,办公桌的一角也摆放着需要的药品,患有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他把所需的药品都拿到了办公室。
汤原县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办主任张艺媛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讨论摸底排查情况
脚踩“风火轮”的铁娘子
每天4点钟,起床后的张艺媛先跟丈夫“汇报”一下昨天社区工作重点,等待着丈夫的明确“指示”,交谈过后,赶紧将更加精准的工作安排发送到社区建立的4个工作群中。一系列“规定动作”做完,已经将近7点钟了,赶紧给身患先天性疾病的大儿子,和放寒假在家的小儿子做早饭,目送老公出门工作。
“往常,我们家的早饭从来不对付,每天都给大儿子准备营养、可口的饭菜,但是,这些天,是真的没时间。你看我,都好几天没换过衣服了。”张艺媛对记者说。
熟悉张艺媛的人都知道,她精致,一年四季都爱穿裙子,可是,这些天,社区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同事们发现,她把裙子换成了裤子,平日里精致的妆容也被素面朝天所代替。
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安排部署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整体调度、安排人员分工,与各部门协调沟通,检查指导各社区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张艺媛每天都是小跑着完成工作。
社区的同事们喜欢称张艺媛为“铁娘子”,有时忙起来,泡好的泡面要等到坨了才有时间吃,每天开着车,将分配的物资、防护用品送到各个社区、卡点,工作起来的她,一点都不像已经55岁的人。
家,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采访中,一向坚强的张艺媛,哭了。说起工作,谈到爱人,她语速快、说得多,可是,说起在家里的两个孩子,她总是有所停顿,眼圈泛红。
在张艺媛的朋友圈里,都是对社区工作人员事迹的推送、点赞,很少看到她提起自己、家人。可是,她的一条配有“万众一心迎挑战”图片的朋友圈,却让人泪目。
“夫妻双双不能把家还,奋战抗疫一线指挥前沿,春节的气氛在我的家里没有显现,只盼望孩子到点儿能吃上简单、热乎的饭菜……”面对身患先天性疾病无法照料自己的大儿子,仍在求学的小儿子,作为母亲,张艺媛满是歉疚。
社区114名工作人员的冷暖,张艺媛放在心上,大家的后勤保障全都做到位。可是,不会做饭的二儿子,每天要照顾哥哥的衣食起居,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不能回家照顾孩子,把家里的重担都交给了小儿子,对于他们来说,是锻炼,挺好的……”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可是,当小儿子把饭做成了夹生粥、大儿子用力地对他们说着加油的时候,张艺媛的泪还是禁不住地流。
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林亮便上交了“主动请战书”,大儿子虽然身体不便,可是乐观、积极,他对爸爸说,他也要去武汉,学医的小儿子也说,我也去。那天,很难聚到一起的四口人,相拥而泣。
林亮夫妇结婚32年,大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两个人勇敢面对,将孩子培养得乐观、向上。面对疫情,同在一线战斗的两个人也信心满满,他们相约,春暖花开之时,推着大儿子,拉着小儿子的手,一同观赏满山的红杜鹃。(纪奎权 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