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中国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先,要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生无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要坚持服务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必须要深化基层工作,走进人民群众。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是社会发展的最本源,基层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反映最直接。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基层群众的监督下不断改进工作。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直面基层和群众,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扎跟基层探求实际,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精神在基层组织中的贯彻及落实。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等,主动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稳步推进“助学、敬老、济困”爱心活动,主动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群体。
最后,要坚持统筹兼顾。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要注重统筹兼顾、狠抓工作落实,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践行学习成果,用先进思想改进实践方法,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把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统筹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大力倡导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将开展第二次主题教育与推动基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从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出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厚植为民情怀、迈稳实干步伐,统筹安排好时间和精力,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把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成果与实际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良好作风转化为推动基层工作质效大步提升的强大力量。在基层工作开展中,我们要始终统筹兼顾社会发展与群众权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遵循。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谈发展、讲繁荣、树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基础。水能载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艘巨轮鼓足马力、扬帆远航之际,人民群众就是星辰大海,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轮贡献力量、保驾护航。(许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