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立夏之名绘奋进之卷

2025-05-06 17:37:36 | 来源: 安徽省潜山市五庙乡人民政府

立夏,是万物生长的号角,是天地气韵的转折,更是中华民族观照自然、体悟生命的文化基因。当槐荫渐浓、荷尖初露,当雷声唤醒沉睡的泥土、南风催熟青涩的麦穗,这个承载着农耕文明智慧与精神密码的节气,早已超越物候变迁的表象,成为映照时代气象、激扬奋斗情怀的精神图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立夏不仅是大自然的律动节拍,更应成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心筑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以节气之“势”点燃发展之“志”,在天地人和谐共生中书写新时代的“立夏答卷”。

立天地气象,于自然规律中感悟发展大势。立夏之“立”,是万物破土而出的生长之力,是蓄势待发的蓬勃之气。古人观“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而知时序更迭,今人更需从节气规律中洞察历史大势与发展机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新时代的立夏精神,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党员干部当以立夏之“势”为镜,读懂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尊重自然、顺应规律中找准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天地的启示,在于其无声的教诲。立夏时节“万物并秀”的景象,恰如新时代中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图景。当北斗卫星织就“天网”、国产大飞机翱翔云端,当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智能机械深耕万亩良田,科技与自然的交响正谱写着人类文明的新乐章。党员干部需以立夏的“生长逻辑”为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让创新驱动如夏雨润物,让改革红利如南风浩荡,在遵循规律与突破常规的统一中开辟新境界。

立文化根脉,于传统智慧中厚植精神底蕴。立夏之“夏”,是“华夏”文明的根系所在,是“礼乐中国”的精神图腾。从周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的祭祀礼仪,到民间“秤人”“尝新”的朴素习俗,立夏承载着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勤勉务实的文化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新时代弘扬立夏文化,既要守护“劝农桑、重稼穑”的农耕记忆,更要激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核,让传统智慧成为滋养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文明的传承,贵在与时偕行。当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立夏民俗通过短视频、云直播焕发新生,传统文化正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党员干部当以立夏为媒,从“春生夏长”的哲学中提炼奋斗智慧,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汲取治理经验,让文化遗产成为凝聚共识、教化人心的精神纽带。唯有在守正创新中激活传统的当代价值,才能让立夏文化如古树新枝,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立奋斗之志,于时代征程中淬炼担当本色。立夏之“长”,是生命的拔节生长,更是事业的接续奋斗。古语云:“立夏看夏”,农人于此时检视春耕成果,谋划夏耘布局,恰如新时代党员干部需在历史方位中校准坐标、在时代大考中砥砺初心。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无数党员干部如立夏时节的细雨暖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扎根基层,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冲锋在前。这种精神品格,正是立夏节气“万物竞发”之势在新时代的人格化表达。担当的维度,既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当以立夏的“生长之力”破除“躺平”“内卷”的思想藩篱,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改革发展。在科技创新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社会治理第一线,每一个岗位都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立夏精神”的生动诠释。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洪流,才能如夏木成荫,撑起民族复兴的参天华盖。(汪恒)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