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坚守底线,是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坚守政治底线,做对党忠诚的“明白人”。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基层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无论是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还是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基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坚守纪律底线,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公生明,廉生威。”基层干部虽然权力不大,但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手中的每一项权力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涉及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要坚决杜绝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行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自身干净,说话才有底气,做事才能硬气,才能在基层工作中站稳脚跟。
坚守法律底线,做依法办事的“规矩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土地承包、房屋拆迁、矛盾调解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基层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坚守道德底线,做品德高尚的“正派人”。“德不孤,必有邻。”基层干部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也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在与群众交往中,要真诚待人、热心服务,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群众、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干部要时刻坚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张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