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实事求是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奋进,“实事求是”这一理念宛如基石,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事求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实事求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一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古代先贤们倡导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去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以获取真知灼见用于修身治国。到了近现代,中国共产党更是将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的核心,依靠它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它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代人都应当传承和弘扬的宝贵品质,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以务实的精神去应对各种挑战。
实事求是是凝聚社会力量的精神纽带。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诉求和观点,但当大家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时,能够在共同认可的事实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与协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让整个社会形成一股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比如在社区建设、公益项目等诸多方面,实事求是的沟通协作能让项目顺利推进。同样,在当下我们面临着如科技变革加速、全球竞争加剧、环境问题凸显等诸多复杂的时代挑战,而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准确分析这些挑战的本质和影响,制定出契合实际的应对策略,使我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不断开拓进取,实现民族复兴等伟大目标。
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精准标尺。个人成长需要实事求是地自我认知与规划,一般会受到自身固有观念、经验、情感等因素影响,出现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偏离实事求是。比如在评价新事物时,有些人仅凭以往印象就轻易否定,而要克服这一点,就需要积极培养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主动换位思考、多角度分析,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通过严谨观察、深入调研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形成科学认知。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唯有立足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凭主观臆想、盲目套用经验,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