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4月中组部部署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以来,一堂堂形式新颖、内容夯实、走心动情的党课“走家入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及理论巨著,深刻领会党的精神家园及宝贵品质,让众多党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优化党课内容、丰富党课形式、创新党课载体,持续提升党课教育质量和成效,上好“三式课堂”,让党课教育“飘香十里”。
上好“情景式”党课,少些“轻描淡写”,多些“深刻思考”。“听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讲的再好的党课都不如亲眼所见、亲身体会,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改革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多的语言都无法重塑其背后的内涵精神。党课教育要用好用活“情景式”教育这一法宝,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利用革命圣地、历史遗迹等硬件条件,把课堂搬“出去”、放“进去”,生动形象的上好这堂课,避免“会议室”形式、“裹脚布”内容的党课,更杜绝初听无味,再听瞌睡情况的发生。要走一走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看一看当初的风景,品一品路上的苦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变的是“情景式”“浸入式”课堂带来的真实触动。
上好“体验式”党课,少些“浓墨重彩”,多些“真触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课教育要少些“纸上谈兵”,多些“真抓实干”,不要在会议室里“三言两语”就上了党课,更不要在空调房里“坐而论道”,要走出去看一看,行在田间地头,学在基层一线。去抗疫最前线,穿上防护服,当一次“大白”,做一次核酸,体验一天的防疫工作;到乡村最基层,戴上草帽,做一天“农民”,除草施肥,体验一天的农耕生活。“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课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众多党员干部明析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组织之基,让党课更接地气、更合民心。“假大空”的党课注定不会通过实践的检验,“真实化”“实践化”的党课才会经受住人民的考验。
上好“创意式”党课,少些“泛泛而谈”,多些“耳目一新”。“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常年来党课教育毫无新意,依据老传统、按照旧模式,党课教育就是开开会、拍拍照,领导看着稿子念几句,长此以往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专注度不够,党课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要善于因时而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云党课,邀请优秀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讲党课;利用“VR”虚拟技术,营造视听盛宴,复原历史人物讲故事。要因势而变,把课堂“搬出去”,结合实践体验,打造“实践+”课堂;把内容“说出来”,下沉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打造“座谈式”课堂。“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一成不变的党课教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通权达变、量体裁衣”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党课教育的发展方向。(陈寅楠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同夭乡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