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两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开启了稳步施工的新纪元,不仅领域拓宽,要求也变得更高。“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要想加快振兴乡村的步伐,提高基层业务水平迫在眉睫,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便是题中之义。“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锻造“头雁”队伍,需要政府、组织,个人多方发力。
锻造“头雁”队伍,人才回流是基础。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想要有凤来仪,更要有梧桐可栖。换言之,要建强振兴乡村的人才队伍,发挥出“头雁”队伍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引人才”。一是给予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人才引进利好政策,降低落户门槛,设置晋升通道,完善考评制度,为人才回引提供硬性保障;同时,改善基层人居环境,提升办公条件,申请专项补贴,为留住人才提供软性支撑。二是回引高技术人才。开展“雏鹰”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三下乡”活动,为基层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并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更新基层工作队伍,缓解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三是挖掘本土人才。鼓励基层党支部从返乡退伍军人、致富能人、“田专家、土秀才”中优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大工作表现优异者,优先纳入后备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锻造“头雁”队伍,组织引导是关键。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基层党组织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发挥“指南针”的作用。一是引导干部以提高业务水平为中心。通过线下邀请专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线上开通网课等方式,方便干部及时学习打卡,并进行实际操作;同时,鼓励支部签约共建单位,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工作者分享个人经验,组织党群工作者前往五星级党支部学习交流;二是引导干部以完成工作任务为重心。推行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考核同权重,以考核的刚性约束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真正有机融合、同步落实。三是引导干部以耐心服务群众为初心。开通“群众热线”,鼓励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党员干部主动“下沉”,联系群众,及时完善不足之处。
锻造“头雁”队伍,意识行动是重点。俗话说:“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基层干部作为群众的“传声筒”、政府的“发言人”、党群交流的“翻译官”,要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一是要端正自身态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比如:对于解决起来轻松容易的小事,党员干部不可消极应对或掉以轻心,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解决群众的问题。二是要发挥“头雁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用自身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更要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接几块“烫手山芋”,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以此练就攻坚克难的本领,并一点一点激发更多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家乡”情怀,逐步形成习惯,从而加入乡村振兴队伍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锻造“头雁”队伍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发挥政府、组织、个人三方之力,久久为功,善始善终,才能唱响乡村振兴的“主题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管理局 翁书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