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进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生产效率低,不管是农作物种植,还是家禽、家畜养殖,都存在效益不高的问题,投入大收益低;二是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收益不稳定;三是产业较为单一,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其他产业基础薄弱。即使仅看传统种植业,很多地方在经营模式上也表现出耕作方法陈旧、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经营方式上依然较为粗放,集约化生产程度和水平较低,化肥、农药用量大,造成环境污染与土地质量退化。四是农村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既缺少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管、营销、电商、金融等人才,也缺少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本土实用技术人才。五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较为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更好推动产业兴旺,需要因地制宜,协调利用好资金、人才、资源等条件。构建出契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产业体系。第一,需要在思想上观念上要跳出“小农经济”思维,种植大户、各行政村,要抱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共同商议发展什么种养殖业,形成规模,吸引农畜产品企业投资,打造本土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产业选择上要避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产业,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的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产业,带动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第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需下决心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减少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绿色品牌。第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让乡土人才成长起来,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同时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引导更多青年人返乡下乡创业,给予他们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吸引其扎根农村,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第四,积极探索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加快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保费补贴等金融杠杆政策工具吸引民间资本,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和新型乡村产业发展。(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土城子乡 魏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