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村干部需在乡村建设中扮好“三种角色”

2022-05-27 13:22:05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作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要坚决扛起责任、赓续力量,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施展才干、奋勇争先,唱出乡村振兴“最强音”。

俯下身子,做承接地气的“领路人”。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乡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础,村干部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当“官老爷”,要放下身段,与群众打成一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土话”代替“官话”,用“地气”承接“官气”。“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杜绝村干部“机关化”,常态化进家入户、走村串院,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只有在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才能听到真话、摸到实情、想出真招。

沉下心去,做精耕细作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村干部要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走形式,不做表面功夫,不盲目搞“样板化”“去农化”,不热衷于“出风头”“见效快”。要充分结合群众意愿,研判当地实际,挖掘本土优势,着眼长远发展,提升内在动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让乡村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效益。

融入情怀,做心系群众的“贴心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乡村历来是人情社会,群众工作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有力度也有温度,以心交心,以情暖情,才能与农村群众越走越近、越融越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作为农村群众诉求的首选通道和依托对象,村干部只有厚植为民情怀,对于乡村工作充满感情和激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始终将农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将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为农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党建办 韩月婷)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