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为民生 为民心

2022-05-27 10:47:55 | 来源: 中廉在线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观古鉴今,多少王朝的崛起是依靠人民,又有多少王朝的覆灭是因为忽视人民。我们要吸教训,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初心使命。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只有坚定“为民生”的核心理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脚踏实地为民生。从中共一大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苦心孤诣,终于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一步步走向世界。民生问题是民族之本,关系国家命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百年如一日,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位。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上九天揽月的神州系列,下深海探险的“深海勇士号”,奋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广大的工作者风雨无阻,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他们深知“安全重于泰山”,他们深知“一切发展为人民”。当然,也正是因为基层工作者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中国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和支持。

落实重点为民生。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有重点才能有方向,有方向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见成效。因此,科学制定因地制宜的重点任务是为民办事的前提。要结合察民情、访民意的结果,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分类分层次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为民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要下基层,下沉到一线中,听他们那些“原汁原味”的民声民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掌握基层“第一手材料”,才能真正了解民生最迫切的需求。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复一日、年年岁岁都要做好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把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谨防“临时突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赢得群众的满意和支持。(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人民政府 邱锦雪)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