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5月22日发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筑牢战斗堡垒——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一文,文章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领头雁’得配强”。“三农”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短板,乡村振兴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补齐短板的攻坚之战。村“两委”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当好“三员”干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当好“组织员”,以“信”取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犹如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村“两委”干部,要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共振效果;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审批关”,公平公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让党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生机勃勃、坚强有力。
当好“引导员”,以“行”取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村“两委”干部要当乡村产业发展的引导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立言立行,先行先试,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和生态优势,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形式,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要通过面对面帮、手把手教、实打实带,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带着一任拼、一棒接着一棒跑,全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扛起乡村振兴的重担。
当好“服务员”,以“心”取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千头万绪,繁琐复杂,需要村“两委”干部用更多的细心、耐心、热心、诚心主动服务群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连着民生,连着民心,最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村“两委”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头顶烈日酷暑,脚沾泥土芬芳,入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把群众当成“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实为群众解决一件件民生“小事”,真正做到为民谋利、为民守责、为民担当、为民实干,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人民政府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