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并于5月1日起施行。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信访工作条例》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信访工作,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信访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信访工作条例》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主动之举,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大思想成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推动信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统筹谋划部署,加强宣传培训,做好贯彻落实。《条例》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成果,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各相关单位与组织要强化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确定好《条例》宣传引导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条例》宣传入心入脑,落地见效。要加大《条例》的教育培训力度,在组织内部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日常学习的重点内容,确保《条例》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在群众中将其作为普法、科普的重点内容,开展《条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强化源头治理,形成信访合力,维护群众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与诉求,找到工作差距与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条例》的出台一方面给信访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更是督促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员,做到把心贴近人民,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切实把群众的合法诉求解决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坚实责任,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有力保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信访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信访工作新篇章。(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组织部 王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