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五月”这样“劳动”才更有味道

2022-05-08 09:46:29 | 来源: 中廉在线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回顾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亿万劳动者一起不懈奋斗、不断砥砺前行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诗篇的历史。“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深刻内涵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拿出“劳动姿态”,将为群众办实事升温加热,听民众之声、察民众之意、解民众之忧,集中精力疏堵点、祛痛点、攻难点,用行动凝聚“劳动”力量,让“劳动”更有“味道”。

“一心”感知民意,让劳动更具“真味”。“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必须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其中了解基层群众需求是办实事的前提。要始终坚持把基层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疑难杂症”摆在“桌面上”,聚焦子女上学,扶农政策,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险,农村住房等相关问题,结合基层发展实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服务清单,逐一分类,明确任务分工,列出完成的时限,确保办为群众办实事办出实效、办出质量。要遵循“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原则,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注重做细、做透、做深、做实,少些推诿、推脱,“避重就轻”。让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努力做到问题“不过夜”“不积案”。

“两耳”倾听民言,让劳动更具“久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端正对群众态度,善于“纳言”方能办出“实效”。要做到“大开门庭”“广开言路”,要摆开“八方桌”,端上“农家茶”,与基层群众坐在一起,聊聊“大事小情”、唠唠“家长里短”,多听听基层群众的“心头苦水”、多想想基层群众的“些许不易”,建立民情档案,一项一项跟进督办,一条一条抓紧落实。要督促各行各业党员干部进农村、近农户,敢于问政于民谋发展、问需于民抓民生、问计于民求良策、问效于民促落实,要注重“久久为功”,摒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干事态度,积极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为高效率为群众办实事打下坚实基础。

“三思”破解民困,让劳动更具“情味”。“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要做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上半篇文章”,更要做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下半篇文章”。对于关系到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必须“三思而后行”,只有摸清问题脉络、缕清问题根源、把方法用准,方能“对症施方”,靶向解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要扎实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基层人均农村产业模式、人均经济收入,实行结构化、类别化帮扶;实施“一户一策”对口产业项目扶持工程,确保扶持项目进农户、惠民政策进农家,稳步提升基层农作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群众收入水平。要全面提升政务便民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服务便民化,全面实施基层百姓政务服务“只跑一次腿”改革,针对基层群众所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要多方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办事效率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让群众的“牢骚声”变为“称赞声”,奏响“劳动”誓言,谱写时代赞歌。(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郭冲)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