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再次提高劳模精神,他鼓励大众持续弘扬劳模精神,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劳模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尊重自己的岗位与职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爱护所处的劳动平台,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古人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党员干部应当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身份与职业为荣,要有不给集体抹黑、的觉悟,也要有“我就是标杆”的傲骨,培养自身要干就要干好,要上就要出彩的自尊心,立足本职工作,争当行家里手。
劳模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与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奇迹正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立足新时代,除了要有敢吃苦、甘吃苦的钢铁意志,也要积极发扬善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历史雄辩地证明,脚踏实地的奋斗与锐意进取的创新必须结合起来,时代的发展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模精神就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成绩的创造需要“显功”,更需要“潜功”,正如“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所说:“追求‘短、平、快’,当不了英雄;想着‘名、利、奖’,造不出伟大”。越是长久基业、长远大计,越离不开一批人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饭的默默付出。无论是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还是热火朝天的新时代建设中,历代劳模们始终将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作为奋斗的出发点,正是有了这种朴素的价值观与平和超然的心态,才能在失败时不气馁,在比较中不失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选调生 范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