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习近平在广西以全票当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这是习近平继五年前在贵州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的又一次全票当选,参选区在变化,但是为民爱民、汇聚民心的民族情结却愈久弥坚。
选区变化体现了党对人民的“深情厚爱”。五年前,贵州正处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为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彻底拜托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深牵挂选择了在贵州参选。而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与厚爱下,贵州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188万人异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本”;五年后的今天,国家已经全面迈进了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新发展方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对广西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选择在广西参选,再一次体现了党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广西在全国发展各种中充分发扬“四个突出特点”注入了“强心剂”。
全票当选反映了人民对党的“深切信任”。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基础稳而大厦成”,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再苦不能苦群众,再难不能难百姓。100年来,党始终胸怀人民,为了人民,带领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在庆祝党的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人民如同汪洋大海,托着“中国号”发展巨轮向未来前进。两次全票当选深刻反映了人民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信任,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捍卫“两个确立”,永远紧紧跟随党的脚步,踔厉笃行,开创美好未来。
“为了人民”永远是党干事创业的主旋律。我们党从群众中来,人民群众哺育了党的成长,如今,我们党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党,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党奋斗的新目标。发展为了人民,成功来自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始终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政兴在顺民,政废于逆民”,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党始终保持初心、不忘使命,心系于民、施政为民。在国外面对疫情躺平的情况下,我们党始终咬紧牙关,带领广大人民抗击疫情,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为企为民纾困解难,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在乡村振兴上,党始终关注“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出了“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粮田”的号召。“亲民爱民,施政为民”始终是党奋斗的主旋律,带领着广大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政府办 吴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