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一代伟人毛泽东回忆青春峥嵘岁月是“挥斥方遒”的勇敢洒脱,是“指点江山”的慷慨激昂,是“浪遏飞舟”的无限豪情。青春是一场为梦想努力奔跑,永不停歇的旅程。1919年5月4日,莘莘学子们为了祖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展现了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还记得小学毕业摘下红领巾对青春的渴望和向往,还记得中学时期领到入团申请书的那份感动和庄严,还记得大学毕业选择基层工作的那份信念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春追梦人传承五四精神,成为我们崇高的使命。
新时代的青春追梦人,“爱国”是永恒不变的精神“基因”。103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一群青年人奔走呼号,那些热血的声音里透出的是属于他们的拳拳赤子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爱国,融在了每个青年人的骨血里。新时代青春的热情,与冬奥赛场的冰雪相逢,碰撞出梦想的火花。在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其中1/4是00后,谷爱凌“一飞冲天”,苏翊鸣“一鸣惊人”,短道速滑梦之队“一往无前”……运动健儿们挑战极限、攀登顶峰的精神让无数观众热血澎湃! 这些燃爆冬奥赛场的运动健儿们,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书写着热血的人生传奇。高手如云的赛场,每一场对决都宛如“神仙打架”,运动健儿们为国而战,敢闯敢拼,突破极限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又感动。
新时代的青春追梦人,“奋斗”是永恒不变的时代“底色”。百年一瞬,中国实现了从家国未定到国富民强,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们的不懈奋斗。近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被称为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回来了,航天英雄王亚平摘星星的背后,是一个充满无限温暖、给予她坚定支持的家庭,是无数默默付出、合力奋斗的航天人,是广大民众不断燃起的摘星星梦想,正是各个领域的人们在科研高峰不断攀登探索,终于齐心完成了这趟奇妙的太空之旅。中国从一穷二白建国初期蜕变至如今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从弱到强、从穷到富的转变,无一不是不断奋斗、天道酬勤的结果。“两弹一星”“香港澳门回归”“载人航天”“奥运举办”“航母远航”等等触类而思,不一而足,奋斗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短暂的,相反它是长期、艰巨、无止境的过程,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磨砺着我们的信心。所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当立鸿鹄之志,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岗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矢志奋斗。
新时代的青春追梦人,“担当”是永恒不变的青年“态度”。“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面对山河破碎、豆剖瓜分,一群青年人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任,这一担,担起的是“民族脊梁”。鲁迅先生曾说“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歇,肩负的使命不会懈怠”。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近年来,一场疫情改变了无数个家庭,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在这场战疫中思考自己,审视自己。疫情发生前,“佛系”、“追求速成”“焦虑”、“浮躁”、“啃老族”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也成了青年人的代名词。但是在这场疫情中,却有很多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站在了一线,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统计,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新时代的追梦人逐渐成长起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战“疫”一线展现青春担当。
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回望五四,认识五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是为了更好弘扬五四精神,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励精图治,需要每一位青年贡献自己的力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成华区红格尔图镇 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