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近日北京举行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大会主题为“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包括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发布和主题活动等环节,推出了现场活动、线上互动、场景再现等形式,通过引入优质阅读活动和阅读品牌,集中展现全民阅读活动的新方式、新形态。本次大会意在调动起全民阅读的积极性,使大家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观察周围可以发现,很多思想走在时代前端的人,都阅读了大量书籍。以前的我不甚明白阅读的意义,自认为看了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也不如一个实干家来得实在。后来才懂得阅读的本质意义不是在于你看过多少书懂多少道理,而在于你在书中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了甄别,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大胆猜想。这就是读书的魅力所在。比如《共产党宣言》首个完整译本的发行,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了社会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铺垫。读书,是自我塑造,修炼思维的不二法门。读书之好,在于思维碰撞后的恍然大悟,在于产生影响后的回味无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还是一个不断学思践悟的过程。毛主席重视调查研究,他熟读古今中外典籍,更重视灵活运用,他的军事思想、土地革命思想等等,无不体现学以致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有的党员干部治学不可谓不勤,读书不可谓不多,但就是能力不见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思考。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躬行”,要问计于群众,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拜群众为师,掌握基层“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情况,从而求得良方、取得真经;要问计于同事,通过读书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自己的思想在见仁见智、互鉴互动的“碰撞”中得到丰富和提升,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她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获取信息,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体验片面化、阅读思考浅表化,“浅阅读”会使人产生惰性,对应的“浅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习的深入性,限制我们获取更精细、更深层次的知识,危害不容小觑。“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读书是治心养性的有效方法。当前,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党员干部不妨静下心来,坚持审慎的阅读态度,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睿智由浅而深,多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和空间静品书香,多读历史经典,多赏诗词文学,多习文化经典,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生逢其时,在书的卷轴里,犹如在春天的谷峰里静坐,聆听花草呓语,心裳书卷风华。读书是年轻干部最重要的压舱石,有了读书之心,前行之路便可畅通无阻;有了读书之爱,对抗大风大浪才会毫无压力。一轮素月,一卷在手,品味那一缕书香,享受这一丝静谧,给时代以印记,我们也终会被时代铭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