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委,在京召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组团式”帮扶“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理念和要义,把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帮扶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下沉帮扶干部,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树立长期作战思想,要以“积少成多”“以量变改变质变”的态势,把帮扶触角延伸到基层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找准帮扶“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以“急民所急、解民之难”为切口,厚植“鞠躬尽瘁”的“帮扶情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帮扶工作要以“急民所急、解民之难”为切口、为出发点,方可尽显“力道”。正所谓:“脚底沾泥,心中才有底”,要积极走进基层,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倾听基层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准“穴位”抓住帮扶“重点”。要做到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怀着为民之心、忧民之情,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同基层人民群众走在一起、站在一起,用基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基层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收入囊中,做为日后工作指导。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帮扶推动中,说群众话、办群众事,把基层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去办,做基层人民群众的暖心人、心上人。要始终站在基层人民群众的角度谋划帮扶工作,解民忧、扶民困、解民难,帮助基层人民群众想办法、找出路,真正做到用情帮扶、倾心服务。
以“身先士卒、埋头苦干”为切口,彰显“矢志不渝”的“帮扶力度”。实干方能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作为帮扶干部,要扛起组织上的信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对标对表,履职尽责。要立足自身岗位职责,把全部精力用在为民办事上,不能装样子、摆架子,要主动俯下身子,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要始终牢记实干二字重千钧,本着苦干实干、干就干好的姿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践责于行,干出成绩、干出成效。
以“实际调研、共谋发展”为切口,奉献“枝叶关情”的“帮扶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作为基层帮扶干部,要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态度,为人民群众献计献策、运筹帷幄,帮助基层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坚决杜绝“假把式”“虚招子”等不切实际的情况出现。要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找出基层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短板,用好自身眼界开阔的优势,与帮扶单位积极对接、与基层人民群众有效沟通,通过仔细研判、高效对接,根据地方发展实际情况谋划出切实可靠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要广泛动员引导基层致富能手、“土专家”等地方有才之士参与投身到帮扶工作中来,帮助基层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规划发展前景、提升产业动能,做到“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绘就乡村振兴蓝图。(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孟令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