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能只顾经济的上行,还要做好医疗、教育、科技等全方面的提升。要做好医疗、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协同战,派出相关专业帮扶人员,采用“组团式”帮扶,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组好“医疗团”,珍视生命保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多轮医改的实施,我国乡村卫生状况已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发展中,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仍面临着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仍未缓解,各级医疗机构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人才凋零......改善医疗条件,加强基层医疗能力建设,提高乡村人民百姓健康意识,降低疾病发生率,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乡村振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基层医疗条件,增派、培养大批医疗骨干,组好基层医疗团队,是保障民生的第一法宝,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组好“教育团”,优质教学育人才。
乡村振兴在于人,农民素质高低,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而农民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努力为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开展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美丽乡村,首先要培养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提升建设者的知识文化。让乡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要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学得好”转变,要加大基层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扎根基层教育,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优质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组好“科技团”,创新高效促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目标任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发展已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亟需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针对我国农业农村科技供给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现状,必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要发展输送基层科技骨干,因地制宜想方法、出主意。要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农业科研攻关,推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高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
要协同调度好医疗、教育和科技的组合战略,培养、派驻专业人士,整合优质资源,均衡稳定促发展,以切实做好服务为民、决策为民、战略惠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质增效。(周宏明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