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万物始于自然,人类亦是如此。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中强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环境不断恶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警钟早已敲响。
万水千山总是情,保护环境吾辈行。基层党员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绿色经济,推广低碳金融的成功经验,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群齐上阵,挥洒着劳动热情,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科普进校园”“党员带头搞卫生”“快乐竞走”“环湖骑行”等系列活动,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低碳习惯。绿树红花,青山晚霞,地球为家,世界地球日,邀我们一起共创繁华。
低碳引领社会时尚,护绿助推华夏潮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界环境的守护由我们每一位干部群众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出行时,减少一次私家车的使用;办公时,减少文件的单面打印和复印;用餐时,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丢弃;购物时,减少塑料袋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低碳生活已经成为现如今社会的一种潮流形式,每个人的环保观念也逐渐加深。低碳出行,低碳环保也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共享单车的兴起,更是让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护一木,得一林,爱一园,得一缘,让“低碳环保”植入我们心灵。
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始于点滴。环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每次坐地铁,我都会看到很多人不按垃圾分类来扔垃圾,把有用的垃圾扔到不可回收的桶里,把没用的垃圾扔到可回收的桶里。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了。垃圾分类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健康;节约使用资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垃圾分类关系着我们每一位干部群众、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垃圾回家,让生活开花。
护山爱山山更绿,护水惜水水更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青山绿水顺民意,不服河山悦人情。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水量的60%以上,但有效利用的水只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的耗水量也比发达国家多一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业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增大了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滴水汇成江河,地球碧水蓝天美,人类生活自然悠。
山有情,水有意,莫辜负,且前行。让我们每一位干部群众用双手多种一棵树;站出来,保护野生动物;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地球上的树更绿,天更蓝,谁更清;让我们共创鸟语花香生态环境,同享山清水秀美丽社会。(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财政局 石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