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为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斗的民族品格。面对苦难和挑战,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协作,共渡难关,一次又一次绝境重生,这既得益于中华民族精神,又不断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回顾历史,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战胜困难与挑战的不竭精神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勇于砥砺奋进,发扬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没有斗争精神不行”。发扬斗争精神,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要善于从历史中学习好、传承好斗争精神,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要通过不断战胜风险挑战取得的,只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切实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真抓实干,不懈奋斗。
学史增信,温故知新。纵观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越是了解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越是能够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和底气,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到中国人民的筋骨和脊梁。温故知新,不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发展历史学习,结合时代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时代价值,不断深入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奋斗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和挑战,于磨难和挑战中诞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不惧困难挑战,坚定理想信念,继往开来,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应发展好传承好民族精神,凝聚奋斗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陵水黎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 黎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