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强化职业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20 17:16:55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构建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实现“培养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注重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需要的精准契合,畅通院校与市场的“绿色通道”,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近年来,我县乡村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化,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新科技的渗入,不仅增加了产量,也带来了新产业,也对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要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突出针对性、精准性、时代性,让职业人才与时俱进,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大课堂”,打造“练兵场”,推进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学研发、业务互助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师徒结对、实践交流等形式,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发扬工匠精神,展现职教新风采。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培养拥有“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人才,首先要在全社会塑造匠人标杆,广泛宣传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优秀事迹,引导职业院校学生体悟并践行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要建立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的考核、升学、就业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性、导向性优势,深入农村一线,聚焦乡村振兴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开展专题调研,培养互联网营销员、农业技术研究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各项举措走深走实。

打通教育资源壁垒,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要在职业院校打造综合教学基地、技能实践基地、科研创新基地等平台,培养引进授课效果良好、项目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核心竞争力,吸纳更多有一技之长、有专业需求的学生加入,壮大乡村振兴人才力量。推动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衔接,开办普职融合体验班,在师资力量、资源配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的协同共进格局。要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向上发展通道,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当下,乡村振兴正阔步前行,职业教育也要搭好舞台,储好资源,紧跟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奇韬镇党委组织委员 林凯峰)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