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为民造福。为使党史学习教育学实走深,谨防学习与实践“两张皮”,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知民情、集民智、护民利、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找准切入点,踩对落脚点,打通关键点,为人民办事出实效,办到群众的心坎中。
调查研究为“切入点”,为民服务解难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为民办事要以科学调研为“切入点”,紧扣“深、实、细、准、实”五字诀,杜绝“打卡式”、“扎堆式”、“走秀式”调研。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为导向,紧扣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抓住最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情况,切忌走马观花、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活用党的“传家宝”,以科技为手段,提升调研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大兴调研之风,总结出蹲点调研、实际考察、调查会等方式。我们要继续活用“传家宝”,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引入调研方法中,使用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等方式,拓宽调研渠道、丰富调研主体、深化调研内容,全面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
为民情怀为“落脚点”,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百年党史诠释了党与人民的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和生死与共。“半条被子”诉说军民鱼水情深,“一口行军锅”见证了一家亲,“淮海小车”印证了民心所向,“人民”二字始终贯彻于百年党史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当代的共产党员办好群众实事,深化为民服务意识,距离上拉近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能深刻反思群众的逆耳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群众的“真心英雄”,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人民事业为己任,以群众利益为首位,在新时代的蓝图上书写为民答卷。
狠抓落实为“关键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民办事要力戒唱高调、尚空谈、雷声大雨点小等恶习,将真抓实干放在重要位置,否则再美好的蓝图和目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贵在落实,崇尚实干。党员干部为民办事要处处体现行动的力量,破除“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政策传达政策”的歪风陋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把每一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底,让好政策能够为群众落地生根。科学巧干,事半功倍,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并非盲干苦干,而要遵循规律、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落实。比如乡村振兴工作中,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依据村情发展产业,才能让群众获得更多收益。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将为民办事落到实处,干出实效。(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选调生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