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工匠精神不绝 中华风采更盛

2021-04-20 14:53:39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学语文课本里曾有一篇名为《核舟记》的文言文,内述明有奇巧人,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更是重点刻画了其所雕之核舟,精巧异常,不过弹丸之寸,却内藏乾坤之大,展现的是苏轼游赤壁的场景。看完文章,谁不惊叹一声:“嘻,技亦灵怪矣哉!”这应该就是我们古代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了。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韧劲,是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执着,是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境界。工匠一词本来专指从事工业制造的专业人员,而如今工匠的概念已扩展到各行各业。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每个参与祖国建设的个人,如果人人都能有专于自身从事之事的钉子精神,那各行各业都将会是“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盛景,何愁伟大复兴大业不成?工匠精神已经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因此,我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默默奉献的工匠故事为人所知。故事里有见证我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跑的“工人院士”李万君,有从事金相检验工作四十余年的技术专家郭剑英,有为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有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不仅在制造业,企业家和科学家里的“工匠”也是比比皆是,致力于打造中国国际智能品牌的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一生都在为了世界人民的口粮而探索的农学家袁隆平……这些人的故事都是兢兢业业专于本职的工匠故事。人的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将精力集中起来办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办好、办完美、办到极致,也许创造出的价值会超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想,这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了吧。

当前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期、经济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外形势复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我们需要更多执着于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工匠”。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三个关键。一是做好宣传。在全社会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乐奉献、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二是抓好教育。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要培养大国工匠必须从小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加强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技能成才的比学氛围。三是提高待遇。将各级工匠纳入政府津贴范围,增强全省工匠的荣誉感,吸引更多的工人以岗位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荣。

当今,有一名上海细刻名家,名叫周誉坤。他在一根长0.982厘米的人发上雕刻苏轼的宋词《赤壁怀古》,全文共115字,雕坏无数根,前后共花2个多月时间,与古人之核舟,可谓毫不逊色,不得令人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愿工匠精神不绝,中华神采更盛。(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街道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 涂春晖)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