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河北隆化,你一定会去看一看他,―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河北省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既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却突然遭到敌军一座拱桥型暗堡的拦截。战友们纷纷在枪声中倒下,董存瑞挺身而出,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桥拱高度超过了董存瑞的身高,而他手边没有任何支撑工具,眼见战友不断在枪声中倒下,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暗堡被炸毁,董存瑞以19岁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我们还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重要阶段,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不进则退、非进不可。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应该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不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奋发有为的动力。
我们要学习董存瑞敢于担当的信念。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但他们的精神中有一个共通点,那便是“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是为了党和群众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避个人风险,特别是在面对重大考验时,我们要像董存瑞烈士那样自觉承担起对党、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挺身而出、勇于攻坚,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
我们要学习董存瑞信念坚定的品质。董存瑞烈士起初由于不到参军年龄,连长和政委并不同意他加入八路军,但他不言放弃。在与敌人展开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中,亲眼目睹王政委的牺牲,让他为人民服务和打倒日本鬼子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如今和平的年代,虽没战争却也有困境坎坷,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我们要学习董存瑞无私奉献的情操。能不能把大局放在首位,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董存瑞在面临解放隆化与个人生死的双重抉择下,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表现出了极强的大局意识。要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董存瑞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要延续下去。
我们要学习董存瑞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奉献精神。董存瑞精神之所以难能可贵,很重要的一点是董存瑞烈士在革命岗位上,奉献了自我,实现了人生价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教育,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工作,履职尽责,尽心尽力。
董存瑞同志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英雄品质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汲取力量,奋勇前行。(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 肖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