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推进乡村振兴

2021-04-14 16:28:28 | 来源: 中廉在线

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全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工作者,服务基层要乘势而上,传好乡村振兴“接力棒”,朝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筑牢思想,传好乡村振兴“接力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先进人物,如被称为“当代愚公”的毛相林,他坚守偏远乡村43年,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经7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身患肺癌的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的刘虎,2016年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张小娟,2008年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作为基层工作者的必修课。始终秉持着政治站位,没有低头退却,连续奋战,为群众提供帮助,守住防线。通过筑牢思想根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不断苦干实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为加快乡村振兴传好“接力棒”。

联系实际,朝乡村振兴“扬帆起航”。在乡村振兴路上要坚持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农村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群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问题时常发生,比如生猪散养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垃圾焚烧后的大气污染等,它们均是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产品,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身为基层工作者的我们,要发挥“少数关键”作用,呼吁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升群众思想认识,充分引领走向制度化、法治化农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带动群众一起努力,朝着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农村任务是最艰巨最繁重的,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任务,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努力把这盘大棋走好、这件大事办好。脚踏实地干就在此时,美好未来就在前方。(吴元维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篁路村党群工作者)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