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用“绿”点亮生活 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1-04-14 09:13:21 | 来源: 中廉在线

红、橙、黄、绿、青、蓝、紫在色彩缤纷的色彩中,“绿”受我“独宠”,它是大山的颜色,是溪水的颜色,代表着健康、希望和活力。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天荒坪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绿色家园,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断奋斗。

坚守绿色,让绿色成为农村发展的底色。随着天气升温导致土壤干裂,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不节制的乱砍乱伐会使温室效应加剧,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屏障立,则生态安全;屏障废,则生态失手。绿色发展才是长远之计,制定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当头,自我约束,提高村民意识,才能够保护天蓝、绿水。打造绿盈乡村,将“美丽”变成“保护伞”,以绿色覆盖乡村大地;拓宽发展渠道,将“景色”变成“生产力”,以绿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守护绿境,让绿境成为农村生活的仙境。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青山环绕,收获繁华四季。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植树造林、保护山水田河湖草沙,为更好的明天照亮乡村道路。要坚持“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推进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南平最大的特色就是绿色,在位于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的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南平市践行“两山”理念、集成“三大创新”,打造乡村振兴的活样板。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中,我们需要带着“镜子”还家园一份绿净,为祖国的打的绿境尽一份力量。

保护绿地,让绿地成为农村增收的宝地。现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不缺土地,不缺资金,缺少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之路的支撑。将荒山变成“绿地”,退耕还林,党员带头流转自家土地,种植水果、蔬菜、茶叶等,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变废为宝,提升村农整体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存折”。(周璐颖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