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自1929年始,红四军第一次入闽后,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各级革命政权,从而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开展了蓬蓬勃勃的革命运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而我们漳平也属于闽西革命老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烈,也留下了诸多革命文物,如东山红色漳平馆、龙车红色教育基地、象湖红四军出击闽中革命纪念馆、芦芝龙均爵烈士陵园、双洋烈士陵园等,在吾祠境内,也有诸如彭炉中央堂、北坑鹤鸣堂等革命遗址,印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风雨侵蚀,诸多文物损毁严重,亟需修缮。作为乡镇干部,我们应该坚持保护优先,保护、管理和运用有机结合,历史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注重资源整合,形成保护合力。部分革命文物由于保护设施简陋,保护不够到位,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如吾祠乡北坑村的鹤鸣堂。保护文物要加强对革命文物的调研,注重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从源头上加强保护。2019年北坑村委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且鼓励社会有志青年参与其中,形成保护合力,为文物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融入时代,彰显时代价值。革命文物不应该仅仅作为馆藏存放,同时应当融入时代、融入现实需求,彰显时代价值。革命文物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红色旅游、红色教学等,也可以将革命文物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引导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深怀敬畏之心,强化管理运用。革命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革命先烈伟大历程的缩影,也是一个个可歌可泣感人事迹的见证,必须深怀敬畏之心,坚持从完整性、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强化管理,创新运用。应当创新革命文物的展示方式,与学校、机关、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共享机制,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让红色历史故事深入人心。(福建省漳平市吾祠乡党委 潘健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