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说:“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事,就非问问群众不可,跟他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看能不能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要走进基层,深入基层,做到“肚里有货,心里有数”,只有接了基层的“地气”,为民做事才有底气。
接“地气”,肩责任道义。责任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任务,接“底气”要沉得下心,扎得稳基,要有一双善于捕捉新事物的眼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些党员干部总是一意孤行,凭感觉做事,做些所谓的“形式主义”,走访调研只是为了拍几张照片证明自己来过,却不知道走访调研的真正意义。党员干部要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基层产业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实现基层产业振兴作为落脚点,去熟知民事,了解民情。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农村,要有服务大局的意识,关注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正能量。
接“地气”,知群众疾苦。敢不敢往群众堆里扎,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信心,党员干部要不忘入政时的崇高理想,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民忧,做到真抓实干,务实细思。不能在群众面前“耍官威”、“摆架子”,要走进基层去坐坐群众家中的板凳,吃吃群众家中的饭,聊聊家常事,时刻谨记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不脱离群众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愿望。
接“底气”,不负使命担当。“民者,国之本也”。要做一名让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党员干部为民做事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要矢志不渝的坚持党的领导,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做人民群众的好同志。(罗朝燕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