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突出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安全面临的环境复杂性日益凸显,安全威胁多样性增大,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深化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不仅是民之乐,更是民之福、民之治。
国之安,民之乐。国家安全犹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当他国政党撕扯、政治对立,有一群人躬身为民,极致守护国家政治安全;当全球经济困顿、贸易摩擦频频,有那么一群人改革攻坚、防范风险,坚决守护社会经济安全;当新冠疫情无情肆虐冲击全球,有一群人冲锋在前,负重守护人民身心安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人。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化顶层国家安全制度设计,完善各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才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创造了让世界各国人民佩服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奇迹”,实实在在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人民群众心中最厚重的幸福。
国之安,民之责。“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切身维护的神圣职责。只有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厚植国家安全的社会土壤,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方能构筑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作为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行动自觉,模范带头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首当其冲,就是要有过硬的政治定力,把好舵,方可驶对航。在干部个人能力乘法运算中,如果政治素质有偏差为负数,即使其他素质再好,干部的整体能力值也只能越乘越小。党员干部必须拧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不断深化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这也是人民群众最高尚的职责。
国之安,民之治。“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势,必将引起各国资源的争夺,引起各国的政治较量甚至是军事较量,这更需要加快全面推进国家安全之治。一方面,要注重强化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推动国安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另一方面,要切实强化党员干部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补给,将国家安全纳入各级党校培训主题班次课程,深化干部关于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等的认知和学习,并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身边广大群众积极践行国家安全观。这是人民群众最深刻的治理参与。(福建省莆田市委组织部 唐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