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点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任务就是为我们干部干事创业找到主心骨,抓住重难点,紧抓主要矛盾和奋斗目标。凭借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充分扭转传统的唯经济发展思想,真正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
把握“考向”,树立大局意识。考核无论是思路、形式、内容上的改革还是创新,首要的就是必须服务大局。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要突出政治标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政绩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分级分类精准设置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考核指标,引导党员干部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聚焦“考点”,坚持问政于民。“政”是“众人之事”,政绩就是治理、操持众人之事的成绩。《通知》中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重要的政绩,所以,政绩考核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贯穿于考核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尺,这就要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事出公心,才能谋得好的政绩,要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华而不实的工程。
运用“考分”,激发内生动力。考核作为衡量干部成绩的“硬标尺”,一直是激励和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有力手段。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要切实改变和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观念。用好政绩考核这支“指挥棒”,要建立运用考核结果的配套制度,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在考核中挖掘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形成正确导向,提振干部精气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张琼琪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