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从南平市“三大创新”纵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趋向

2020-12-04 09:03:50 | 来源: 中廉在线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热点词汇频频出现,随着“科学发展观”将人们的经济意识同环境意识紧密接连,“绿色”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要素。经济社会的发展亦然,当时间线推移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准起步阶段,如何在新的时期稳步推动“六保”“六稳”等政策的落实,加快市场复苏,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各地政府持续钻研的课题。福建省南平市切实将“绿色”理念融入社会建设长远规划中,结合山区特色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亮出绿色发展“三大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十足动能。

“水美经济”架牢发展航标。山美水美是南平最为宝贵的“资产”和最为凸显的“金字招牌”,为打造海西经济区绿色腹地,让“绿、旅、新”的决策部署广开成效,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的健康转变,南平市以“水”为先,在“水美经济”的实践中兼顾布局七大绿色产业和“水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注重在日常的生态资源保护中引入市场化运作,搭建能够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的项目平台;另一方面让民众生活体验逐步提升的同时积蓄潜在社会效益和资源禀赋,使得在打造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城市特色风貌时,逐阶段构成良好的营商环境,促成经济发展良性趋向。

“生态银行”实现点绿成金。习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作为绿色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求索成果,“生态银行”成功实现了将自然资源的聚合与转化,为各地探索实现把自然人文资源向经济效益增值转化提出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该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全面盘活和利用闲置的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收益,还实现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巩固产业构架、推广地方文化、推进遗产保护等多重效益。各灵活要素由生态资源向经济产业高速滚动,还让投资者和资源拥有者切身感受到“生态红利”所带动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传统的资源变现形势在无形中发生变革。

“武夷山水”描绘理想宏图。“武夷山水”作为政府打造推广的区域公共品牌,承载着南平市“源武夷,达天下”的豁达情怀。通过在宏观平台运作下的精细化管理,“武夷山水”既实现了范围内的市场秩序净化、产品质量把关、全域商品推广,还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有效激活市场内良性竞争,涌现出一批以农产品为首的优质龙头企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宝贵实践,让“看得见”“可溯源”不再仅存于广告词中,而是真正串联于消费者与生产商之间,成为至关重要的杠杆端点,引领着位于低碳环保前沿的新生产模式、新消费方式,为市场经济形势的稳步攀升定框立架,绘制蓝图。

南平市围绕绿色发展的“三大创新”只是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众多成功案例的一个缩影,但它彰显着我国政府不懈探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增益点的智慧,以及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为民谋福祉的决心。(栗晨程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上洋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