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总书记高度肯定了劳模精神的作用和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劳模的品质和精神,鼓励全社会形成关爱劳模、关爱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并将“劳模之花”光荣绽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角落。
脚踏实地,鼓励一线劳动者干实业、勇担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淡薄名利,勇于担当,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从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凌晨三点半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以及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等无名英雄,到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掏粪工人”时传祥、“铁人”王进喜、“脱贫攻坚女战士”黄文秀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劳模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超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为国家、民族、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时代讴歌。我们要弘扬朴实尽责的劳模精神,鼓励每一个一线劳动者,以他们为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指导自己前行的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见贤思齐,鼓励科技工作者学技术、会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5G技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东风-41洲际战略弹道导弹等一系列位列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让中国正朝着世界大国的方向不断迈进。这一切成就,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而作为科技创新队伍的主力军,奋战在科技前沿的技术工作者,潜心研究,不断攻坚克难,攻破一个个技术难题,创造一个个造福国家、百姓的技术专利。“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和孙家栋、已90岁高龄仍扎根稻田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毕生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劳模,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奉献自己,他们的科研事迹令我们骄傲,也令我们感动。我们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努力打造科研平台,加大科研投入,创造更好的科研创新环境,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们学习劳模精神,爱岗奉献、永攀高峰、坚持不懈、开拓创新,让创新引领整个时代,让更多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着眼未来,鼓励青少年儿童重实践、讲奉献。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课回归到中小学课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贯彻落实好劳动课地开展,努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学习劳模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先进劳模事迹,让劳模精神播撒在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在注重理论育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育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将劳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范围,鼓励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引导,合理安排实践任务,通过家校联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从小,我们都听过《劳动最光荣》这首歌。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也属于劳动者。我们要真正把劳模精神发扬光大,让“劳模之花”越开越艳,开在亿万劳动群众的心田里,共同汇聚成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李秀琴 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