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完善和提升法治体系,让法治体系成为全民信仰,为统筹中国的伟大事业、伟大复兴为根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打算。以法约君,以法约民,方可国平家安。在这个盛世中,法治既可以约束有权之人,又可以保护弱小之人,同时还可以维护着国家安稳,在这个新纪元当中让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更加突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饰邪》,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作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明确法令制度,使人们知道何为守法,何为违法,违什么样的法给予什么处理,立什么样的功给于什么奖赏;在执法过程中又能公正无私。这不正是一个法治体系的初始表现吗?
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此再次强调并指出了法治体系的重要性,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法治,才能快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提升法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社会变革,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法治的科学指引,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必将取得伟大建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提供法治保障。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行中的帆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起航。(贵州省黎平县大稼乡人民政府 吴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