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高度概括了全面依法治国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领域覆盖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党依法执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治国理政方略,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推行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当好全面依法治国“引领者”。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制定者、实行者、监督者,其法治意识和运用法治方式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因此,要发挥“头雁效应”,以抓住“关键少数”来管好“绝大多数”,通过专家讲授、网上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达到管住“思想”来管住“双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铺好全面依法治国“筑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普法是懂法的前提。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必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普法活动,推动法律知识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让人民群众接触学习法律知识,懂得用法律知识解决纠纷、用法律途径寻求帮助、用法律手段申请诉求,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织好全面依法治国“体系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更加便捷。建立健全依法治国工作机制才能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要着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结构,加大法律服务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做好公务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度保障、保障经费,完善政府购买公务法律服务制度,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励保障机制,为依法治国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姜镇阳 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乡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