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提高乡村人气,推动乡村振兴

2020-11-25 09:04:19 | 来源: 中廉在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我的理解中,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属物,它具有和城市不同的独特价值,与城市同等重要。乡村要振兴必须取决于乡村本身,而在振兴的过程中,乡村人是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人是生产的源泉,另一方面,人是消费的动力。所以,我认为人气旺不旺是乡村振兴与否的关键,而人口凋零也是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乡村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虹吸效应: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小城市的人口流向大城市。关于乡村人口减少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人居环境较为落后。这几年,垃圾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美丽乡村的建设,让不少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未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人居条件较差的问题,这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留在农村。

第二、民生保障不够完善。说到民生保障,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医疗和教育。目前,各乡镇都有卫生院,大一点的乡镇设有中心卫生院,加上现在交通的便利,农村看病已经不再是大问题。农村医保的推广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看病的费用。适当的提高农村医疗环境就可以满足农村对当下医疗水平的需求。而城乡教育水平不均衡却是当下农村人口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传统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是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

2018年以来,“抢人大战”在全国打响。首先是南京等二线城市放出“送户口”、“送房补”等大招来吸引人才,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分别出台人才引进办法。各大城市为了发展尚且如此,乡村要振兴就需要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去防止人口的过度流失。

第一、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改善乡村宜居条件。而村容村貌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再将规划的具体项目细化分解,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案,才能让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逐步的改善。虽然我县的所有乡镇都有规划,但部分乡镇规划的年份比较久远,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的要求。大部分的村庄并没有规划或者有简单的规划并没有送审,有新房无新村、村庄风貌凌乱无序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改变村容村貌,急需在新的空间规划的实施中制度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有了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执法队伍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有建立执法队伍的乡镇,其规划都能得到较好的实施,村容村貌也能有较好的改善。

第二、教育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民生事业。在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早年,因为城乡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让不少农村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了城市的校园。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下降,不少学校进行了撤并,部分偏远的小乡镇甚至连中学都撤销了。这样虽然能让当下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但教育本身是不能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所以这种做法是有待商榷的。可以想象,在一个没有中学的乡镇,每个家庭的孩子到了念中学的年龄阶段,家长们只能带着孩子外出求学,这就是逼着农村人口的外流。部分农村的家庭为了提前做好小孩外出念书的准备,甚至在小孩五六年级就带着孩子外出求学;而农村的家庭结构通常都不止一个小孩,当一个家庭带着年长的孩子外出念书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就跟着一起外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学生数量减少导致教育资源的外流,教育资源的外流又加剧了学生数量的减少。在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设立中心校,在周边偏远的小乡镇设立该中心校的分校,由中心校负责统筹安排周边几个乡镇的教育资源,但至少保障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同时,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偏远乡镇的老师待遇,提升乡村教育的水平。让每个乡村的孩子能安心的在乡村学习,让每个家长能够放心的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从而提升乡村的人气。

第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创造乡村就业机会。所以乡村的振兴不能走传统农业的老路,产业对人气的聚集和乡村的振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不少明星村成功的例子能给我们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村庄更是如此,即使同一个乡镇相邻的两个村,他们的村情却可能是大相径庭。所以产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单纯的把明星村的方法生搬硬套,其结果往往只是造成资源的浪费。乡村的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一村一策”。

另外,在现实的情况中确实存在一些偏远而贫瘠的小村落,如果强行打造产业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对于这样的村落,整村搬迁其实反而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振兴方式。

习总书记说过:“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所以,乡村振兴不能只是政府唱独角戏。我们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将人吸引回来后,还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乡村规划和发展产业的时候,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翁”。(福建省上杭县步云乡人民政府 莫贤达)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