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基层党群工作者”,在基层一线淬炼别样青春

2020-11-24 14:56:41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号召广大青年,“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他也说过,“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我想,大学生走向农村,既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因此,我很庆幸、也很荣幸能够成为一位党群工作者,扎根基层,深入农村,服务群众。

一、扎根基层

2017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我在福州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平面设计相关工作。

2018年8月,我通过考试,被选聘为南平市基层党群工作者。可是,初入基层的我并不能深刻理解“基层党群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要求,突然的角色转变——尤其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看似”无关的工作—— 一时间不免有些“有力使不出”的烦恼。

在进村之初,我甚至误认为自己只是充当乡政府的通讯员和传话筒。

不过很快,在与组织部和乡政府领导同志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并和村里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接触后,我对基层党群工作者这一身份有了全新认识。

我是基层党群工作者,也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总书记说,要“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我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二、深入农村

现在,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职务。可我从来都没有认为只有书记和主任交待的工作才是工作。

在村委会干部的指导下,逐渐熟悉了连墩村的基本情况后,我一直非常关心村里生活上有困难的孩子。

19年8月,我和同事积极响应乡团委“大手牵小手,情暖童心——微心愿”主题团日的号召,深入村里入户走访。其中一个男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男孩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我到孩子家里的时候,只见到他和满头白发的老人。孩子告诉我,爸爸妈妈“在外头工作”,我问他知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时,孩子眼神躲闪着回答说,“等他们工作完就会回来啦”。

我担心勾起孩子的伤心事,就转移话题问他喜欢些什么。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画画”。上扬的稚嫩的童声却让我心底发酸。

我所在的连墩村共有4名留守儿童,家中老人年迈,父母常年外出。作为大学生,作为已经在基层服务了1年的党群工作者,我一直知道这些孩子不仅物质匮乏,心理也比较脆弱。

但这次走访更加深刻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孩子喜欢画画,我大学专业正好与此相关,可以满足他“小小的心愿”。同时,我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捐款活动,号召朋友圈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献出一份份“微心愿”。

最终,在年轻团员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为连墩村的留守儿童收集到了捐款共计人民币573.25元。我利用这些钱给孩子们送来画笔、书本和一些生活用品,也经常在工作之余去看看他们。特别是那个喜欢画画的男孩,我有空时就去陪他画画,和他分享一些我以前自己学画画的技巧。

看到孩子们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我心里也乐开了花,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号召青年人“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作为大学生,我发挥自己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等优势,在具体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尽到自已的一份力量。

三、服务群众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广大青年主动请缨,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可不巧的是,我的家人中有人从高危地区回乡。因此,即使奋战心切,我也不敢托大。在主动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后,我自觉在家中隔离观察。等相关情况符合标准后,我立刻请缨,迫不及待地要参加抗疫工作。

我的任务主要是在农贸市场引导群众。

考虑到农贸市场人员往来流动的特点,从2月开始,我每天凌晨4点就前往农贸市场,为来往商户测量体温、劝导路过市民佩戴口罩。

同时,我还耐心地向一些不理解我们工作的市民解释防控政策,劝导他们“不聚会、不打牌、戴口罩、少出门”。

此外,我还通过朋友圈等新媒体手段,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引导群众消除恐慌心理,为这场人民战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从初来时的迷茫与不解,到现在逐渐体会到党群工作的使命与担当,我想,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一位党群工作者,我正在农村、在基层一点一点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两年多来,我与村干部深入到每一户农民家中走访,和村民们倾心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村各企业介绍先进的管理思想,成功优化了我村柑橘合作社和村农家乐时经营理念。此外,我还通过组织村青年人学习技术知识,参加“三农”教育,让多名青年人萌发了在农村创业的想法。

而我自己,通过农村、基层的锤炼,工作也获得了组织的肯定。连续两年获得“顺昌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9年7月,我的作品在共青团南平市委和闽北日报社共同举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南平》海报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我还年轻,我还有很多需要大家的批评和指教。但我作为一名党群工作者扎根基层、深入农村的初心不会变,服务群众的热诚不会变。(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连墩村党群工作者 李磊)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