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依法治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2020-11-24 13:57:04 | 来源: 中廉在线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依法治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保障。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律是以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形式表现出来的,以维护等级制度为目的,赋予贵族官僚阶级各种特权。民国时期政府为了推行独裁、内战和卖国的政策,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维护了地主、买办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党和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和法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战国末年,商鞅“立木建信”,在秦国确定了法家思想,使秦国经过变法的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从而跻身强国之列,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汉高祖与民“约法三章” 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为其一统天下发挥了作用。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使古巴比伦王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并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17世纪末,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塑造可日不落帝国的强盛。近代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的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自美国独立200多年以来《联邦宪法》以对创新意识的鼓励,以及可扩容的空间和法制精神,让美国以宪法立国而崛起,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强盛之路。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为民,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人民对法治需求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在部分法律空白领域认定和法律滞后的状越来越引起广大群众的探讨,对参与立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立法工作中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对有关法律草案的意见,使制定的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第二,加强执法工作,完善监督机制。执法工作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按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事项办理。灵活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形式对公开行政执法主体进行监督,做到执法公开透明。

第三,开展普法教育,进行法制宣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法教育,人们对法律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问题仍然缺乏法律意识、守法意识淡薄。要坚持不懈、由浅入深、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全民普法提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稳定的、公正的社会法治环境。(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东宝社区 苏婉晗)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